日本大蔥蔥白長,棒瓷實,甜脆,辣味足,味道好。畝產5000公斤以上,目前在國內種植較為普遍。讓我們了解一下日本大蔥種植技術。

一、日本大蔥種植技術
1、育苗
日本大蔥種子發芽最適溫 18℃左右, 一般播后6~8 天可出苗,伸腰后可澆幼苗 1 二次水,使子葉伸展,扎根穩苗,然后根據土壤水分澆水 1~2 二次水,水分不宜過多,以免幼苗過度生長。苗期追速效復合肥 1~2次,促進幼苗健康生長。苗期追速效復合肥 1~2次,促進幼苗健康生長。
2、整地
創造疏松透氣的土壤是保證日本蔥種植技術健康生長的關鍵。深耕土壤,保證種植區土壤疏松為活土。土壤深度不足會導致日本蔥種植技術生長不良、病害嚴重、產量低。

3、種植
日本蔥種植技術,露地栽培一般行距 90~100 cm,溝深 15~20 cm,株距 2.5~3.0 cm,種植前,應清除病弱苗、畸形苗和雜株。種植時應垂直,不得彎曲,否則會影響商品性。
4、水肥
日本大蔥種喜氮、鉀肥,不能平衡施肥,就會造成大蔥產量下降,品質變劣,蔥白開始迅速伸長和加粗,養分需要量大,是施肥、培土軟化,增加產量的關鍵時期。大蔥在高溫多雨季生長緩慢,不宜過度追肥。在入 11 月氣溫下降,大蔥遇霜后,植物生長幾乎停止,營養吸收迅速下降。

二、日本大蔥種植時間
2月中旬至4月中旬種植中旬至4月中旬種植春季育苗,8月中旬至9月下旬秋季育苗。出苗后,及時取出地膜,防止燒苗,盡量控制澆水,使根系發育健壯。幼苗長到213片葉子時,結合澆水,追施112公斤尿素,不間苗。幼苗長到40厘米,有617片葉子時,應停止澆水,適當煉苗,準備種植。

三、日本大蔥種植優勢
1 蔥白硬,有光澤,蔥葉短蠟多,葉厚,不易風折,低溫黃葉少。
2 抗病、抗倒伏、抗霜 ,畝產量1.5萬斤左右,種植成本底。
3 易于管理:日本蔥種植機械化程度高。
4 耐運輸:保鮮時間長,蔥白硬葉運輸方便,適合大面積種植,管理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