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喜歡溫暖、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略耐陰、耐寒、耐旱,怕積水,萌發力強,耐修剪。適宜種植在地形稍高、排水順暢的地方。在3至4月移栽,幼苗盡量多帶宿土,大苗移栽時要剪掉部分枝葉,以減少水分蒸發,保證成活。澆水后,可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噴水或澆水,以促進其盡快恢復生長。平時管理粗放,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無積水,每年施肥1至2次。

石楠可以做灌木叢植,也可以做喬木栽培,灌木叢植一般3至5干為一叢,夏季適當剔除根部萌發的枝條,其它基本保持自然狀態。若作喬木栽培,選擇主干,不斷抹芽修枝,當主干高時1.5米時側枝分級培養,各級保留3至5夏季注意摘心抹芽,控制生長,保持株型美觀,3至5年可基本成形。

病蟲害防治
石楠病害很少。害蟲主要包括刺蛾、袋蛾、尺度等食葉害蟲,數量少時可人工捕捉,數量多時可用相關藥物防治。

繁殖方法
播種、壓條、分株、扦插等方法可用于石楠的繁殖。
播種果實成熟后采種,堆放在陰涼處5天至7天,使其完全后熟。然后用清水浸泡水果2至3天,揉搓洗凈,然后與草木灰混合,搓干,晾干,低溫儲存,次年春季播種。播種深度1厘米至1.5播放后稍加鎮壓,覆蓋稻草或遮陽網,保持土壤溫濕度。出苗后,去掉覆蓋物,苗高10厘米后,每15天至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以后逐漸增加濃度,促進幼苗生長,10月后停止施肥。
扦插在6月至8全光噴霧扦插在月生旺盛期進行,采用當年生半木質枝梢作為插穗,每段長10厘米至15厘米,有2個至4個芽,頂端保留2剪掉一半的葉子,插入土壤1/2至2/3,及時澆水,保持空氣和土壤濕潤。
壓條可進行空氣壓條。也可以牽引壓條,方法是基部1至2年生枝條壓彎埋在土壤中,為促進生根,可在下彎處切一兩個傷口,用枝條固定后,堆土15厘米至20厘米,保持濕潤,生根后與母親分離。
分株石楠萌發性強,基本易發側芽,可分為幾株有根的單株,分別種植,即成為新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