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大力發展,短期內提高城市綠地質量和景觀效益,槐樹作為我國本土樹種,具有樹形美觀、壽命長、病蟲害少、管理方便等特點,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景觀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保證槐樹移植成活率,下面介紹一下移植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和步驟。

1 移植前的準備工作
1.1移栽時間 落葉后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國槐大樹移植最好。這時樹葉落葉,進入休眠期,容易存活。
1.2修剪 修剪是提高槐樹移栽成活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槐樹具有很強的發芽能力和抗修剪能力。為了減少水分蒸騰,應在不影響樹木姿勢的情況下修剪移栽樹木,剪掉病枯枝和過度生長枝,從主要分枝留下30個cm適當短截大枝,疏剪剩下的小枝。修剪時,剪切必須光滑,截面應盡可能縮小。修剪后,及時將傷口愈合劑涂抹在大枝的剪切上,可涂抹好貴田-樹衣,防止細菌感染,減少蒸發。
1.3定向 為了滿足樹木對遮蔭和陽光的要求,應編號確定的樹木和挖掘的樹坑。在挖掘樹木之前,應標明樹木的正南方向,使其在移植過程中仍能保持原來的移植方向。
1.4切根灌水 選擇樹形端正、樹干挺拔、枝條豐滿、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樹木,起苗前在樹根周圍挖50~70個深度。cm、寬度40~60cm用鋒利的鏟子切斷樹根,使切口光滑。挖掘后,可在切口處噴灑好貴田生根消毒劑,促進植物傷口愈合,填充混合有機肥的松土,澆灌樹木,澆灌足夠的水,使根系吸收足夠的水分,挖掘時土球不易分散。
1.5支柱綁扎 為保證挖掘過程中樹木不會被風吹倒或斷根傾倒,保證土球的完整性和人員安全。挖掘前應用3個直徑15cm以上木桿分立在樹冠支點下支撐槐樹,用粗繩將三根木桿與樹干綁在一起。

2 大樹移植過程為了充分保持樹木水分平衡,保證新移植樹木的存活,大樹移植工作要有組織、有計劃、安全、順利進行。大樹移植過程主要包括大樹的挖掘、包裝、吊裝和移植地的定植。
2.1大樹的起挖 挖大樹前包扎樹身,2m下面的樹干和樹冠用草繩緊緊包裹,不要折斷樹枝,可以減少樹體水分的流失,有助于水分的平衡。土球半徑和土球高度根據樹的胸徑確定。土球半徑是大樹胸徑的8倍以上。用鏟子把留下的土塊做成蘋果土球。用浸好水的草繩將土球腰部纏繞緊,隨繞隨拍打勒緊,腰繩寬度隨土球土質而定。一般是土球的1/5左右。圍好草繩后,在土球底部挖一圈5~6cm寬底溝,包裝時繞底邊,草繩不易松開。用麻袋片將土球包緊緊固定,用草繩固定。

3 養護管理3.1設置支撐和圍護 為避免大風吹拂樹干,樹木種植后,用三角支撐或井字支撐支撐。支撐點應在樹體2/3處,并墊上保護層,防止皮膚受傷。支撐桿底部人土扎實。新移植的樹木澆水后會有一定的沉降和偏移,后期需要調整。
3.2裹干 為防止樹體水分蒸騰過多,可使用2~3cm粗草繩將樹干包裹在一些主枝以上的適當部位。上述包裹物具有一定的保濕保溫性能。包裹干燥后,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擊。其次可以存儲一定量的水分。它可以調節樹枝的溫度,減少高低溫對樹干的損害。
3.3水肥管理 充足的水是保證樹木生存的關鍵。澆水不干不澆,澆水徹底,嚴防積水。第一次澆灌根水,為防止土壤粘度引起的根現象,可直接用好貴田生根消毒劑作為根水澆灌。可以對土壤、國槐的根系進行消毒殺菌,也有利于促進國槐根系的快速生長和發根。以后根據樹木的生長需要和氣候變化澆水,澆水后中耕或封堰。
新種植的槐樹,由于根系不能迅速適應當地的土壤條件,不能及時為樹體提供營養,應及時為樹體提供體外營養。好貴田-大樹活能吊袋液可用于快速為樹體提供營養,從而保證樹勢,提高國槐移栽成活率。國槐喜肥,移栽后應多施肥,有利于促進生長發育,提高抗風性。
3.4遮蔭 在樹木移植初期或高濕度干燥季節,為減少樹木水分流失,應搭建遮陽棚,減少蒸騰。棚子的大小與樹的冠幅相當,使樹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確保樹的光合作用。也可定期選擇 樹冠噴灑好貴田-抗蒸騰,保持濕度,提高苗木成活率。
3.5樹盤管理 樹盤土壤因澆水、降雨、人類活動等原因板結,應及時松土,促進根的生長發育。還可以在根周圍鋪一層白石,既美觀又能減少土面蒸發。
3.6病蟲害防治 夏季是槐樹病蟲害的常見季節,應經常觀察,天牛成蟲飛行力不強,振動容易著陸,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在樹干上殺死產卵雌蟲。
3.7樹體防護 當年移植的大樹根系發芽較晚,營養積累較少,抗凍性差,地表附近的根系易受凍害和風蝕。新植大樹的根部在凍結前澆水,然后在根部培土40~50cm厚,或覆蓋草簾,設置風障保護。加強監督維護,防止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圖片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