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分布在日本,中國有栽培品種。茶梅體態玲瓏,葉形優雅,花色艷麗,花期長,是賞花觀葉的著名花卉。養好茶梅的關鍵是:盆土要合適,施肥要清淡,澆水要合適,遮蔭要合適。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又不積水為宜。

一、茶梅種植方法
盆土要合適,施肥要清淡,澆水要合適,遮蔭要合適。澆水應保持盆土濕潤,不積水。夏季每天早晚澆水一次,冬季每天澆水一次,除冬季外,還應每隔幾天向葉面噴水一次,以保持葉面清潔。澆水必須澆透。施肥要清淡,尤其是幼苗期。一般2-3月可施用12次人尿,促進枝葉生長;4-5月施用一次餅肥水,促進花芽分化;9-10月再施一次磷肥,促進其開花,也有利于過冬。除冬季移入室內過冬外,茶梅均應放在陰涼處進行養護。冬季移入室內后室溫不得超過7℃,以3-6℃為宜。
茶梅可采用扦插、嫁接、壓條、播種等方式繁殖,一般采用扦插繁殖。5月份進行扦插,選擇母株上5年以上的健壯枝,基部帶睡,剪掉下部多余的葉子,保留2-3片葉子。單芽短穗也可短穗作為插穗,隨剪隨插。插床要遮蔭,20130天左右生根,早晚逐漸透光。第二年幼苗可移植或上盆。

二、茶梅的生長習性
茶梅喜陰濕,最適合半陰半陽。夏季強光會灼傷其葉芽,導致葉卷脫落。但它還需要適當的光才能開花。茶梅喜溫暖潮濕的氣候。適用于酸性砂質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堿性土壤和粘土不適合種植茶梅。[2]富含腐殖質和濕潤的微酸性土壤宜生長,pH值5.5~6為宜。但盆栽一般不低于-2℃最好的溫度是18~25℃。抗性強,病蟲害少。播種、扦插、嫁接等可用于繁殖。
三、茶梅的品種分類
茶梅品種多,多為白花,少數為紅花。經過園藝家的長期自然選擇和種間雜交,茶梅園藝品種不斷豐富。根據其進化程度、花期、花葉特點和生態差異,茶梅可分為茶梅(Sasanqua Group)、冬茶梅(Hiemalis Group,日本又稱寒山茶和春茶梅(Oleifera Group)三品種群。
茶梅:高達1.5米以上,花以白色、白帶紅色為主,還有粉紅色,少數紅色,多有香味,10~12月開花,是秋季重要的觀賞花木。
冬茶梅:植株低矮,枝條伸展;花以玫瑰紅為主,少數復色,多品種有香味,花期為11月至次年3月,是冬季重要的觀賞花灌木。
春茶梅:茶梅與紅山茶的種間雜交種及其后代,花期從12月至次年4月,花型和葉型多為中間型,多為紅色、粉色,少數品種為白色。
茶梅品種多,多為白花,少數為紅花。茶梅主要產于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江及南方省份,是亞熱帶適生樹種。

茶梅作為一種優良的花灌木,在園林綠化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茶梅品種樹形優美,花葉茂盛,可單獨種植或種植在庭院和草坪上;低茶梅可與其他花卉灌木配置花壇、花卉邊界,或作為景觀材料,種植在森林邊緣、角落、墻基裝飾;茶梅姿態豐富,花華麗,花多,適合修剪,也可作為基礎種植和常綠樹籬材料,開花樹籬,落花樹籬;也可使用自然丘陵,茶梅專用園建在有一定遮蔭的疏林中,既能充分展示其特色,又能更好地保存種質資源。茶梅也可以盆栽,放在書房、會場、廳堂、門邊、窗臺等處,增添雅趣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