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是我國廣泛種植的中草藥,根莖可入藥,具有降壓消炎、利尿利膽等功效。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種植黃芩。讓我們了解一下黃芩的種植技術。

一、黃芩播種技術
1、種植時間
春、夏、秋均可播種,各地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最適合在5月中下旬播種。北方直播最好是早春和晚秋,或者雨季和初秋。
2、種植方法
黃芩種植多采用播種方式進行。播種前,用每升25毫克赤霉素溶液或冷水浸泡種子12小時發芽。發芽后的種子播種在水分充足的土壤中。播種時,按行距20cm,淺溝深3-5cm,覆土1-1.稍微鎮壓5厘米。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

二、黃芩育苗移栽技術
1、苗床選擇
山坡旱地直播很難保護幼苗。采用育苗移栽方法,首先選擇溫暖陽光充足的地方作為苗床。選擇床址后,每畝施用腐爛的穩定肥料或5000公斤堆肥,撿起根茬、石頭等雜物,平整床面,澆足底水,4月中旬播種。
2、播種方法
4月上中旬,將發芽的種子與濕沙混合,均勻撒在床面上,播種前澆足底水,上蓋0.過濾糞土5-1cm,苗床上覆蓋塑料薄膜,增溫保濕,促進早期出苗。
3、苗期管理
齊苗后要適當通風,苗高3厘米時,去掉薄膜,及時拔草和間苗。幼苗高5-7厘米時,根據行距40-45厘米和每米長25-30株的密度,在田間種植。種植后及時澆水。

三、黃芩田間管理
黃芩幼苗長到6厘米左右,種植成活后,隨時注意除草,松土2~3次。松土要淺,注意不要傷根。人糞尿和硫酸銨分期施用追肥2~3次。及時摘除花蕾,促進根系發育生長。
四、防治黃芩病蟲害
種植后,黃芩主要是葉枯病,危害葉片,高溫多雨季節發病嚴重,少量發生時,可挖出病株燒掉,消除越冬菌源。在發病初期,每7~14天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120波爾多液,連續2~3次。種植時,必須做好管理,加強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