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又稱黃壽丹、黃花桿、黃絲帶、絲帶丹,屬于木犀科連翹。產于中國北部、中部和東北省,現在各地栽培。連翹春花滿樹,金枝隨春風搖擺,非常自然優雅。早春觀花很重要灌木。現將其種植要點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一、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征
連翹為灌葉灌木,高可達3m,干叢生,直立,枝條開發,拱形下垂;小枝呈黃褐色,略有四棱,有明顯的白色皮孔,髓中空。單葉或3小葉,對生,葉卵形到橢圓形,長4-9cm,無毛,先尖銳,基部圓至寬楔形,葉緣粗鋸齒。先花后葉,花常單生,稀3腋生;花萼裂片4,長圓形;花冠金黃色,裂片4,倒卵橢圓形;雄蕊心2;有兩種花,一種雄蕊長于雌蕊,一種雄蕊長于雄蕊,兩種花不生長在同一種植物上。花期4-5月。,2種子有翅,果期6-9月。
連翹喜歡光線,但有一定的耐陰性,可以在森林中正常生長,但成本不如光線充足;連翹耐寒,在東北省可以安全凍結;濕、旱、澇,在濕土中生長最好,但不宜種植在低洼地區,水容易使植物腐爛,死亡;土壤要求不嚴格,在壤土、素砂、輕粘土中生長正常,但最好在砂壤土和素砂中生長;具有一定的耐鹽堿性,在PH08.8,含鹽量0.2%鹽堿生長良好。

二、水肥管理
連翹耐旱,喜歡潮濕的環境。種植前三年應加強澆水管理。除澆筑前三水外,還應根據4月至9月的溫度和降水情況進行澆水1-2二次水,七、八、二月是降水豐富期,天氣不是特別干旱,可少澆水或不澆水,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要澆透防凍水。第二年,三月初應該 澆水解凍水,花期控制澆水,花后萌發新葉時澆水一次,4-9月根據溫度和降水情況澆水1-2次水。第三年也要按照前兩年的澆水方法進行管理。從第四年開始,每年以后3月初、11月底澆水解凍水和防凍水,春夏高溫期根據降水情況澆水,其他時間可靠雨水生長。
連翹喜肥,肥足枝葉繁茂,花大色艷。對于連翹施肥,除了在種植過程中施用足夠的基肥外,還應在秋末結合防凍水施用一次干雞糞或芝麻醬渣,第二年開花后施用一次氮肥,7月、8月花芽分化期施用一次磷鉀復合肥,秋末再施用一次干雞糞。

三、修剪方法
常見的連翹株型是叢生圓頭形,苗木種植后,對選定的主枝進行重短截,促進其分枝生長。冬季修剪時,將根莖萌生的細枝和根分蘗苗清除。對于生長枝較弱的細彎枝,可切斷全長1/5,只保留枝條中飽滿的花芽,選擇生長旺盛頂部稍重的直立長枝3-4緩放,其余過長的花枝收縮;對于過長的枝條,可以將其重短截短,增加開花枝條,也可以作為更新枝條備用。
連翹還可以修剪成傘形,花開時微風吹來,非常優雅灑脫,常用于裝飾巖石等。種植時,選擇最強壯的枝條在距離40-50cm短時間其余枝條全部清除。新枝從所留主干頂端抽生,選擇3-4根分布均勻、開角合適的枝條作為主枝,其余均被清除,留下的主枝被短截,使其多分為側枝。由于連翹枝柔軟,易下垂,制成傘形。傘形基本成型后,應經常清除根疽,分枝也應經常清除,過密的側枝也應清除,使其通風透光。

四、病蟲害防治
連翹的常見病害是葉斑病,是由半知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細菌首先感染了葉緣。隨著疾病的發展,它逐漸發展到葉片的中部。健康部分有明顯的區別,整個葉片在發病后期枯萎死亡。該病于5月中下旬開始發病,7月、8月為發病高峰期,高溫高濕天氣和密不通風有利于病害傳播。葉斑病的預防和治療一是注意修剪,清除雜枝和過密枝,使植物保持通風和光線,二是加強水肥管理,注意營養平衡,不能部分施氮肥。如有可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顆粒12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顆粒800防治倍液,每次10一天一次,連續噴3-4次能有效控制病情。 連翹常見的蟲害有:邊緣廣翅蠟蟬、透明疏廣蠟蟬、桑白盾介、常春藤圓盾介、圓斑卷葉象蟲、炫夜蛾、松橡毛蟲、白須絨天蛾。若蟲群集枝上有害期,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顆粒2000倍液或25%除盡懸浮劑1000雙液殺滅透明疏廣蠟蟬和邊緣廣翅蠟蟬;在蟲卵化盛期噴灑95%蚧螨靈乳劑400倍液,或20%速克滅乳油1000雙液殺死桑白盾;在圓斑卷葉象蟲成蟲期噴灑3%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進行殺滅;在炫夜蛾幼蟲期噴灑20%康福多濃可溶劑3000殺死倍液;在松橡毛蟲幼蟲期噴灑3%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殺死倍液;白須絨天蛾危害嚴重時可噴灑1.2%煙參堿1000殺死倍液。

五、繁殖方法
連翹的繁殖方法有:播種、分株、扦插和壓條。
1、播種
秋季果實成熟后,收集果實晾干敲打,得到純種子。用干凈布袋裝好種子,貯存在5-10℃條件下。翌年3月初,催芽。將種浸泡在1:2000浸泡在赤霉素酒精溶液中4小時,打破休眠,然后按壓1:800種子與濕河沙的重量比充分混合10-20℃溫度條件下,30天左右就能發芽。然后采用條播法播種,邊寬150cm,高20cm,深度為3cm,行距為30cm,每畦4行。播種覆土后稍踩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覆草簾使土壤保持濕潤,20天左右就能出苗。播種覆土后稍踩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覆草簾使土壤保持濕潤,20天左右就能出苗。第二年春天移栽。
2、扦插
花期結束后,在生長強壯、無病蟲害的植物上選擇兩年生枝作為插穗,插穗生長12-15cm,上剪平,下剪馬蹄形,每個插穗不少于3扦插前將插穗下端浸泡在芽中ABT在生根劑溶液中30分鐘。扦插株行距為10ⅹ10cm,深度為8-10cm,扦插后,在插床上設置拱棚,適當遮蔭,保持濕潤。移栽可在第二年春天進行。
3、壓條
春天,選擇長的枝條向下彎曲埋在土壤中3-5cm,澆水后保持土壤濕潤,2大約一個月就能生根,秋天在壓入部分前端剪斷,假植,第二年春天定植。4、分株 秋季落葉后,選擇生長強壯、發芽多的植物,挖出,用刀劈開,帶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