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園林綠化的主體,樹木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現代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綠色生態環境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樹木移植已成為園林綠化建設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技術措施。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樟樹移植技術。

1、大樹移植在城市園林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
移栽樹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改變城市的自然面貌,及時滿足重點或重大市政工程的綠化美化要求。這是保護城市自然植物資源的重要措施。在舊城擴建中,當樹木與城市建設項目發生沖突,需要位于建設項目時,移栽而不是砍伐可以保存樹木資源。這對拯救和保護城市景觀樹木、特色樹木,尤其是古樹名木具有重要意義。

2、樟樹移植所需的環境調查
2.1樟樹的生態習慣和用途
香樟學名Cinnamomumcamphora(L.)Presl.,樟樹,又名樟樹、樟樹、樟樹,產于長江流域以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廣東、臺灣等,是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重要樹種。常綠大喬木的形態特征高達30個m,樹冠近球形。灰褐色的樹皮,縱裂。卵形橢圓形,葉薄革質,離基三出脈,花小黃綠色,花期4~5月。紫黑球形漿果,果期10~11月。生長習性:樟樹是弱陽性樹種,幼樹喜歡在適當的遮蔭環境中生長,但樹高2~3m時間喜光性開始增強,需要陽光,不耐寒,最低溫度-10℃1~2年生幼苗特別容易凍傷,長大后抗寒性逐漸增強。它喜歡濕潤肥沃、土層深、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或壤土,紅壤生長良好,不耐干旱、貧瘠和鹽堿土。抗污染能力強。用途:樟腦、樟腦、樟腦、樟腦、枝、葉中提取,樟腦可藥用或殺蟲防腐,樟腦油可作為農藥、肥皂、香精等原料;木材質量好,抗蟲,綠化樹木和防風林。

2.2香樟大樹移植實地考察(以筆者所在城市為例)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21℃,無霜期330~360天,陽光充足,雨量適中,多為東南風,土壤多為磚紅壤和紅壤,由于其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非常適合苗木樟樹的生長。
2011年,莆田市成功召開省運會,投資10.加大園林綠化投入3億元。為保證綠化工程的質量和效果,市園林管理局采用甲方采苗的形式,將部分綠化區域移植到25個胸徑cm上述全冠苗木(包括樟樹、榕樹、尖葉杜英、小葉橄欖仁、美人樹、盆架木等),由招標方式選定的施工單位負責種植、維護和生存,其他小規格苗木由施工單位購買和綠化,節約投資成本,提高苗木存活率,達到增香增色的景觀效果。香樟的移植廣泛采用,至2012年6月,城市園林綠化項目共有64個開工建設,90%項目已經完成,少數項目在建。,樟樹移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到2012年6月,城市園林綠化項目開工建設64個,90%的項目已經完成,少數項目正在建設中。莆田荔園路1、2、3期側帶綠化種植樟樹1391株,移植胸徑35株cm大樟樹數量占總數的1/6,移植存活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