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竹株形美觀,葉形奇特,葉色濃綠有光澤,觀賞效果好。我國引種栽培較為廣泛,美麗奇特多姿的龜背竹,是著名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令人喜愛。很多人喜歡在家里放一盆漂亮大方的龜背竹。龜背竹好養嗎?怎樣養龜背竹?有哪些注意事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龜背竹簡介
龜背竹又稱蓬萊蕉,是天南星科龜背竹屬,原產墨西哥。植物是常綠藤本,因其葉片形似千年龜背,莖多節如竹而得名。它的葉子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革的,葉子邊緣的羽狀深裂,幼葉無孔,長大后葉脈間有長長的橢圓形孔。綠莖粗壯,生根深棕色氣。葉柄長30-50厘米。室內種植的龜背竹很少開花,是著名的觀葉植物。

二、龜背竹的生長習性
龜背竹,又稱蓬萊蕉、龜背蕉、電線草等,是大型蔓生草本植物。龜背竹雖然叫竹子,但不是竹子。龜背竹原產于墨西哥熱帶雨林,根葉綠,花淡黃,是現代極為常見的觀賞植物。我喜歡溫暖、潮濕、涼爽的氣候,但盆栽龜背竹不耐高溫、陽光直射或寒冷。冬季室溫不得低于10℃。

三、夏天如何養龜背竹?
1、散光養護通風良好
保養室內散光,但必須放在窗戶附近,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
2、增加澆水土壤濕潤
龜背竹喜水,夏季要適當增加澆水次數。保持盆土稍濕。
3、葉面噴水保濕
不要暴露在陽光下,每天早晚在葉子上噴水保濕。

四、龜背竹養護要點
1、土壤
龜背竹扦插生根,移栽上盆時可使用肥沃的池塘泥或黑色山泥。由于生長迅速,每年需要換盆一次。換盆時間應在3-4月進行。換盆時,去掉一些陳土和枯根,換上大一號的盆。盆底放一些蹄、碎骨等作為基肥,填充腐葉土、菜園土、砂土混合配制的培養土 。
2、光溫
龜背竹是一種典型的耐陰植物。大規模生產必須設置遮陽設施,可使用50%的遮陽網,特別是播種幼苗和新扦插成活苗。避免陽光直射,以免灼傷葉子。夏季成型植物也要注意遮蔭,否則葉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澤,影響觀賞價值。盛夏應放在室內或陰涼處,不要放在陽光太強的陽臺能上,否則容易造成枯葉。冬季氣溫下降至6℃移到室內保暖,防止冷風吹拂,否則葉片容易枯黃脫落。
3、水肥
龜背竹喜歡潮濕,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每天澆水,可每天一次,夏天早晚各一次,天氣干燥時,更需要向葉面噴水,向維護環境噴水,以保持空氣,葉片明亮。冬季3-4天澆水一次。每7-10天用接近室溫的清水噴一次葉面,保持植物常綠清新,提高觀賞價值。龜背竹是一種比較喜歡肥的花,4-9月,每15天可施一次稀薄餅肥水;也可用脫膠的人尿加水薄施,肥足則葉色可人。龜背竹的根比較柔嫩,忌施生肥和濃肥,以免燒根。最好使用“在20-8-20四季使用高硝酸鉀肥和20-20-20通用肥,更有利于龜背竹的生長。
4、定株
初栽植株,要及時設架綁扎,定型后注意整株修剪,力求株型美觀。

五、龜背竹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1.擺放位置和光線:龜背竹耐陰,避免陽光直射,最適合作為盆栽放置在室內光線下。
2.溫度:龜背竹喜溫援濕,室溫正常可生長良好。不耐寒,越冬溫度要求在5℃以上。
3.水:龜背竹少量澆水,保持盆土稍濕即可。天氣炎熱時,應經常在葉片表面噴灑大量水,以保持空氣 ?????? 清新濕潤。控制冬季澆水量。
4.施肥:龜背竹正常生長期間,每21天澆一次稀液肥。
5.栽培換盆:龜背竹栽培對土壤選擇不嚴格,腐葉土最好。盆栽時,應在盆內設置支柱,使其攀附。春季換盆,每年換盆一次。換盆時間應在3-4月進行。換盆時,去除陳土,剪掉枯根。盆內加入腐熟有機肥或磷鉀肥作為基肥。
6.繁殖:龜背竹用壓條和扦插繁殖。壓條可在5月18日進行,3個月左右即可離開母株,成為新株。扦插時,每年春天都可以從莖上剪下帶節。最好將兩片和葉子直接插入種植盆中,在溫暖、潮濕、遮陽的地方澆水,一個月左右生根。
7.病蟲害:易受介殼蟲害,莖葉易出現介殼蟲,應及時防治。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舊牙刷。

六、龜背竹的繁殖方法
1、播種
龜背竹夏季開花,為提高種子結實率,需人工授粉,上午9-10點和下午3-4點二次授粉最好,授粉成功率高。種子成熟需要15個月的授粉。注意通風和肥水管理,促進種子發育階段的強化和飽滿。播種前播種400種子℃在溫水中浸泡10小時,播種土壤應在高溫下消毒。龜背竹種子大,可點播,播后室溫保持20-25℃,盒口覆蓋塑料薄膜,保持濕度80%以上,播出后20-25天發芽。如果播種過程中室溫過低,不僅會影響幼苗,還會導致水漬腐爛。
2、扦插
莖節扦插可用于春秋兩季,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扦插效果最好。因為它的溫度適合莖節切口愈合生根,生長迅速。插條選擇莖組織豐富、生長強壯的側枝,插條長20-25cm,剪掉基葉,保留上葉,剪掉長氣生根,保留短氣生根,吸收水分,有利于發根。插床采用粗砂、泥炭或腐葉土的混合基質,插入后保持25-27℃空氣濕度高,插入后一個月左右開始生根。插條生根后,莖節上的腋芽也開始發芽,以加速幼苗的生長,保持室溫10℃加強肥水管理,插入后第二年幼苗成型可作為商品。如需懸掛點綴,可配制木框或鐵框容器,內裝棕櫚皮,放上肥沃的腐葉土,將生根的龜背竹作為吊盆商品種植。
3、分株
夏秋兩季,將大型龜背竹的側枝整段劈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種植在木桶或碗中,不但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快。1980年,丹麥用龜背竹的莖頂和腋芽作外植體進行組培繁殖。采用MS培養基加10毫克/升6-苯氨基腺嘌呤和2毫克/升消炎乙酸℃愈傷組織和不定芽在6周內開始生長。將不定芽轉移到MS4-6周誘導生根的三角瓶中,培養基加2毫克/升的消炎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