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樹形優美,是栽植量很大的常見觀賞樹種。近年來,雪松上出現了一種大蚜蟲,秋冬發生量很大。據北京農林科學院介紹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專家鑒定,這種蚜蟲是中國的一種新紀錄品種,稱為雪松大蚜蟲。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雪松大蚜蟲蟲害防治方法。

一、危害特點
在危害高峰期,主要癥狀是蚜蟲分泌大量蜂蜜露。受害雪松的樹枝、地被植物和地面都有蜂蜜露,污染了雪松下的樹枝和葉子以及下面的地被植物和地面。應注意監測和控制。
二、形態特征
無翅孤雌蚜:體長2.9-3.7毫米,梨形,深銅棕色,腹部有黑色斑點,表面有淺棕色纖毛和白色蠟粉,頭頂中央兩側各有一條縱溝;胸部和背板兩側各有陷,呈現“八”字形;中胸腹面前緣中央具一個突起,鈍齒形;腹管較短。
有翅雌蚜:類似于無翅孤雌蚜2對翅。
有翅雄蚜:體長2.2-3毫米,頭胸部黑色,復眼紅色,觸角灰褐色,基2端部黑棕色;腹部灰褐色或灰綠色,足部黑褐色或灰褐色;喙長,可達腹末。
卵:長1.05-1.25毫米,寬0.47-0.52毫米;初產時黃棕色,后來變黑。
若蚜:體長1.2毫米,觸角5節(比成蚜少1節)。

三、生物學特性
孤雌世代和兩性世代交替發生,多聚集在直徑上2.5-40毫米雪松枝條有害;大量蜜露滴落在受害樹木下層的枝葉、地被植物或地面上;8月下旬開始為害,11月中旬,有翅雄蚜,有翅雌蚜,無翅蚜(雌)混合發生;性蚜多在枝梢的針葉上產卵,2-8顆粒排列成行,偶爾在枝條上產卵。

四、防治方法
1.冬季用帶卵針葉刮除小枝上的蚜蟲。
2.使用對盛期有害10%吡蟲啉可濕性粉或1.2%煙堿·防治苦參堿噴霧。
3.保護利用瓢蟲、草蠅、食蚜蠅等天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