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覆草遮陽降溫
苗木行間最好用稻草或茅草覆蓋地表。遮陽比沒有遮陽的地表溫度低10℃左右。有條件的要搭棚遮陽,以利苗木生長。根據具體情況,對耐陰苗木和剛扦插移栽苗木進行遮陽,以減少高溫的不利影響。遮陽網罩可以降低溫度,減少水分蒸發。根據苗木的種類和特點,一般選擇遮陽率為40%~60%的遮陽網。

二、苗木受旱澆水技巧
如果幼苗干燥,應及時引水灌溉或人工澆水,直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土壤溫度。如何澆水,也有技巧:
本著循序漸進、先少后多的原則,先澆小水,再澆透水,逐漸使土壤恢復正常結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微噴或滴灌,不僅有利于植物的吸收,而且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中午前后午前后澆水,因為此時土壤溫度高,水溫差大,此時澆水會突然降低土壤溫度,花卉和樹木根系受到低溫刺激,會立即阻礙水的正常吸收。所以炎熱的天氣應在早上十時以前或黃昏五時以后澆水。
此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可采取中耕保濕、穴盤覆蓋等措施,減少水分蒸發。為了使水更好、更快地滲透到深層土壤中,澆水前還應松土。為了改善根系對水的吸收,還可以擴大較小的樹穴,增加受水量。

選擇松土除草時間晴天中午不要松土除草。根據試驗,松土在晴天中午的表面溫度高于不松土℃左右。陰天早晚最好選擇松土和除草。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外”的原則。松土要逐步加深,全面松均勻,保證不傷苗,不壓苗。播種的幼苗不方便松土,可拔出幼苗雜草,在床上撒一層細土,防止露根透風,影響幼苗生長。

三、修剪幼苗是必不可少的
1.一些春夏開花的花木,如木蘭、連翹、丁香、榆葉梅、梗海棠、垂絲海棠、迪棠、櫻花、玫瑰等。,應在花榭后及時切割。一方面可以防止結果或形成過度的枝條消耗養分;另一方面,通過短截促發副梢,使副梢在7月份的花芽分化期形成花芽。為明年的開花做好準備。對于夏季開花的金銀花、金銀木、珍珠梅、芙蓉、紫薇等,應在開花后期立即修剪。對于玫瑰灌木,應隨時切斷殘花,防止營養消耗,促進早期發芽,早期形成頂芽,早期開花,多開花,縮短開花間隔。
2.對于在北方越冬困難的樹種,如女貞和金葉女貞,應在9月底停止生長前進行、短或不修剪,以盡可能豐富樹枝的生長,有利于越冬。對于具有良好越冬性能的樹種,應在停止生長的臨界期前安排年度最后一次修剪,以節省修剪投資,并盡可能長時間保持樹形。
3.在常綠樹生長旺季,應將生長過長的過長枝剪短,以促進切口下腋芽發芽更多的新枝,豐富樹冠內部。對于棕櫚植物,要隨時剪掉下面老化、發黃、破碎的葉子,保持觀賞效果。

四、淡施水肥
夏季干旱會影響樹木生長,秋季后氣溫涼爽,樹木進入旺盛生長期。應適當施肥干旱樹木,促進其生長,有利于安全越冬。在這個時候,給樹施肥,要把握一個原則,即使它生長而不徒勞。
具體方法是施肥時可施用一些氮鉀肥,比例為1:3。這樣,施肥不僅可以使樹木正常生長,緩解樹枝營養生長不足的問題,而且不會因過量施用氮肥而導致樹枝過度生長,從而影響安全越冬。
并注意施肥濃度不宜過高,應少不宜過多,并在早晚澆水或淡施水肥,千萬不要在苗行間撒化肥。松土除草后施水肥,施肥后及時澆水。

五、主要病蟲害防治
1. 葉斑病
對象:各種喬木、花灌木。
規律:一般6月份開始感染,7月、8月為感染盛期,8月中旬出現癥狀,8月中下旬至9月發病嚴重,病斑擴大,落葉。
防治:均勻噴灑靶斑靈300-500倍液。當病情嚴重時,破千菌的復合效果更為明顯。
2. 葉枯病
對象:各種花灌木、冷季草坪等。
發病規律:苗木于6月初開始發病,大樹于7月開始發病,8月至9月為發病旺期,10月發病緩慢。
防治:均勻噴灑600-800倍菌殺液。當病情嚴重時,破千菌的復合效果更快、更明顯。
3. 腐霉病
對象:草坪、地被草花(矮牽牛花等)。
發生規律:病情從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嚴重時病斑連片,葉片變黃,干枯卷縮,整株葉枯死。
防治:均勻噴灑600-800倍菌殺液。當病情嚴重時,破千菌的復合效果更快、更明顯。
4.黃楊絹野螟寄主:小葉黃楊、瓜子黃楊、雀舌黃楊。
規律:一年三代,7月下旬—八月(當年第二代幼蟲)。持續干旱,雨后高溫會造成危害。

防治:
① 結合修剪去除粘葉的幼蟲;
② 噴藥殺幼蟲
a. 無公害農藥首選:樹蟲一次凈500-800倍液,多元復合,殺蟲廣譜;
b. 其它藥劑:黑毒700-900倍液,均勻噴灑。
5.槐尺蠖
寄主:國槐、龍爪槐(垂槐)等。
規律:一年四代,以蛹在淺土中越冬。四月中旬,成蟲羽化,卵單產于葉片正面,形成片狀。幼蟲在5月初至10月初受到傷害,世代重疊。一般以5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8月
下旬、9月上中旬為害。干旱少雨時期危害嚴重,連陰多雨時期危害輕,幼蟲受驚后綴下垂,又稱“吊死鬼”。
防治:
① 藥殺幼蟲
a. 首選藥劑:樹蟲一次凈500-800倍液,復合多樣,殺蟲廣譜;
b. 其它藥劑:黑毒,青蟲凈。
② 冬季在槐樹下及周邊淺土層中挖蛹,對降低越冬蟲口密度非常有效。
6.臭椿溝眶象
寄主:臭椿、千頭椿、紅葉椿等。
規律:每年發生2代,幼蟲或成蟲在樹干或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初中旬越冬幼蟲化蛹,6月至7月成蟲羽化,7月為羽化盛期。幼蟲為害4月中下旬開始,4月中旬—五月中旬是越冬代幼蟲第二年出蟄后的危害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是當年孵化的幼蟲的時期。昆蟲重疊,非常不規則,成蟲發生在10月。成蟲有假死性。羽化出孔后,需要補充營養,取食嫩梢、葉片、葉柄等。成蟲產卵約1個月,卵期7-10天。幼蟲孵化期上半年從5月上中旬開始,下半年從8月下旬開始。—9月上旬。幼蟲孵化后,先將皮層從樹表皮下的韌皮部取出,鉆蛀為害,稍大后鉆入木質部繼續鉆蛀為害。成熟后,在木質部坑道內化蛹,蛹期為10-15天。受害樹經常流膠。與此蟲合并的還有“溝眶象”。
新移植的臭椿、千頭椿、紅葉椿在緩苗期生長衰弱,特別容易受到這種昆蟲的傷害。
防治:
① 結合修剪去除粘葉的幼蟲;
② 噴灑幼蟲。
a. 無公害農藥首選:樹蟲一次凈500-800倍液,多元復合,殺蟲廣譜;
b. 其它藥劑:無蟲1500-2000倍液,根部施藥,樹上死蟲。
7.紫薇絨蚧寄主:百日紅、石榴、女貞等;規律:8-9月是第二代若蟲的發生和危害盛期。
防治:
① 保護天敵:瓢蟲、草芬、蚜蟲、跳蜂;
② 冬季刷或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
③ 用介掃光800-1200倍液均勻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