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是一種營養非常高的水果,也是中老年食用的佳品,它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各種土壤中都能生長。但以深厚肥沃、保水、保肥的微酸性沙壤土或紫色土為最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刺梨的栽培和管理。

(1)特征特性。株高1.5大約米,樹冠多為叢生或披展,奇數羽狀復葉。5月下旬開花,花瓣有白色、粉色、深紅色等,盛開半個月,果實8月底至9月初成熟。果實扁圓,未成熟為綠色,成熟后為黃色,果實中有種子10~50粒。每株結果10~29千克,11月進入落葉期。刺梨喜溫暖潮濕的氣候,年平均溫度12-16℃,年降雨量1000可種植在毫米以上的地區。對土壤要求不嚴,以pH5.5~7酸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2)苗木繁殖。分為播種和扦插育苗兩種方式。
①種子繁殖。春播和秋播。刺梨種子沒有明顯的休眠期,秋季種子成熟后立即播種,其發芽率和出苗率可達90%以上。秋播,9月中成熟后采種,立即播種苗床,10月中下旬出苗。第二年3苗圃月移栽,年底可出苗圃。但塑料薄膜防凍需要在冬季寒冷地區覆蓋。春播以2月下旬至3月初為宜,4月初出苗,5月下旬至6月初移栽到苗圃。播種前一天播種種子50-60~C浸泡在溫水中12—24取出后提前洗凈播種小時5天發芽,提高發芽率。
②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春插將冬季修剪下來的春插1年生枝條剪成10~12厘米長,下端在芽下斜剪,上端在芽上方1斜剪在厘米處。以100根1綁在濕沙中。次年2在月初中旬以株行距9x24厘米斜插入苗圃,露出1芽在外,床土周圍堅定插條。3月中旬萌芽,成活率90%以上。夏秋扦插,取1-3年生枝,用ABT生根粉處理插條基部,發根成活率100%。

(3)定植。適宜期為定植前12從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種植前應整地施肥。穴栽在平坦園區,按株行距進行1.5x2米挖定植穴,長、寬、深各不相同50厘米。在低丘崗建園時,應按等高線修建水平帶,帶距1。5-2米,帶寬1—1.5米,按株距1.5米挖定植穴。種植前每穴施肥100~150每公斤鈣、鎂、磷肥250克與土拌勻。栽植時根系要舒展,覆土踏實,澆足定植水。幼苗存活后,應注意及時中耕除草施肥,干旱時應及時澆水抗旱。
(4)整形修剪。保持樹高1.5-2米,冠幅1.5大約米,整叢5-8母枝交錯分布在主枝上。在種植初期,讓它生長,促進果實,形成樹冠,然后去除過密、下垂、過長的樹枝,采用冬夏修剪相結合的方法培養母枝,達到三維結果的目的。
(5)病蟲害防治。白粉病、蚜蟲、刺蛾、避債蛾、黑刺粉虱和食心蟲是刺梨常見病蟲害。春秋兩季都會發生白粉病,應該是6月初及時噴粉銹寧,防效可達74%-88%。蚜蟲主要危害新梢,適用80%敵敵畏2000對葉蟬、刺蛾、卷葉蛾、小猿葉蟲等也有效。黑刺粉虱寄生于葉背,5~8月蟲害發生時,可使用2000防治倍水胺硫磷。用2.5%敵殺死6000在7月上旬至8月連噴2食心蟲和控制食心蟲。
(6)采收干制。自8~9月底果實陸續成熟,果實應深黃色,果香分批采摘。采摘時應輕放防壓,采摘后立即出售。干果加工簡單,可以曬干干果。干制品的儲存時間約為1年,每噸干制品入庫前應使用硫磺粉2千克熏2·然后用麻袋包裝,用薄膜袋儲存,1年后維生素C僅損失2.85%。不經熏硫處理,1年后維生素C損失會高達 80%。

1.種植前的土壤準備
種植前,土壤應深翻熟化、改良和挖掘。山地建園,土壤耕層薄,有機質少,肥力低,需要進行土壤改良,定植前一般要挖深40厘米,寬或直徑60厘米土與農家肥等充分混合回填,并用水沉實或邊境踏實。
2.定植
(1)定植密度。對立地條件差或管理廣泛的地塊可以使用2米×1米或2米×1.5米的行株距;對于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塊,行株距可適當較大,以2.5米×1.5米或2.0米×1.5米較適宜。
(2)定植時期。(2)定植期。由于刺梨喜濕不耐旱,保護組織不發達,容易蒸騰失水,一般在貴州11從月下旬到次年2月初刺梨落葉后休眠期內定植,其它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確定。
(3)定植技術。種植時,先在種植穴上挖一個大小合適的坑,將刺梨幼苗放入坑中,確定幼苗的位置和深度,拉伸根,填充細土,然后稍微抬起幼苗,使其根伸展,然后士兵填充,堅定。種植深度以苗圃出苗時的埋土深度為準,在種植穴周圍或溝兩側筑上小土埂,澆透種植水,加強管理,保證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