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具有易繁殖、生長快、對土壤要求不嚴等特點,木材經常用作民用建筑材料,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楊樹苗的繁殖技術。

一、澆水
苗圃灌溉是保證扦插成活和苗木生長的關鍵措施之一。每次灌水都要灌滿,然后松土保濕。當地溫度可以穩定15℃以上可定期灌溉。插條插入土壤后,為促進插條發根,應立即澆水一次,以提高地溫,適當控制灌水次數。在夏季苗木生長高峰期,也要及時澆水,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苗木的生長潛力。幼苗進入越冬準備階段時,應控制供水,促進幼苗木質化。冬季留床越冬的幼苗進入休眠期后,應澆水一次。
二、除草
苗圃除草:如果采用人工除草,節穗松動常會影響生根。化學除草有利于幼苗生根生長的早期使用;雨季,由于土壤潮濕,人工除草困難,必須進行化學除草,可用35%穩殺得乳油加防護罩噴霧除草,每公頃使用劑量為262~525克,也可以用快鋤20%用防護罩噴水除草,每公頃用藥量為0.5~1.5千克。
楊樹扦插后2天內用5096乙草胺,地面噴霧,畝用藥100~150克,可減少人工鋤草2~3次,用乙草胺除草后,少量闊葉雜草可人工拔除至6第一次人工除草是在月份第一次施肥前進行的,然后根據情況進行除草2~3二、除地內雜草外,防止與苗爭光、爭肥、爭水。

三、施肥
苗圃育苗過程中,施肥不僅能增加植物營養,還能改善土壤環境條件。但施肥應符合經濟和技術原則。
經濟原則,努力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苗圃施肥應進行經濟分析,既要看施肥苗木的生長效果,又要注意施肥能否縮短苗木的栽培期,提高苗木的合格率。
施肥的技術原則是合理施肥的依據。簡而言之,就是看天時看地利和苗情。
(1)看天時:指氣候和施肥措施的分析。在確定施肥措施時,應考慮育苗地點的氣候條件和施肥時的天氣條件。不考慮幼苗早霜的出現期,盲目增加施肥量和追肥次數是秋季幼苗面霜的根本原因。
在幼苗生長期,溫度、濕度,直接影響幼苗對營養元素的吸收。當溫度較低時,幼苗吸收的營養物質較少,特別是氮磷營養物質的吸收受到限制,鉀的吸收影響較小。當溫度高時,幼苗會吸收更多的營養。在追肥過程中,除了參考幼苗的大小外,還需要考慮溫度、土壤溫度,以增加或減少追肥的數量。
良好的灌溉設施是大多數苗圃的基本條件,屬于澆水,不受干旱危害。在降雨量過多的年份,特別是在生長期末,降雨量過多,在施肥量過大的苗圃地上,容易發生貪青,造成霜害。
苗圃越冬條件主要是指大氣干旱、低溫和溫度變化。它們影響當年不能離開苗圃,必須留在床上的幼苗,這與幼苗的抗凍能力和次春的復蘇有關。
(2)看地理位置:是指對苗圃土壤狀況和施肥措施的分析。苗圃土壤是否需要施肥,施肥的肥料和施肥量必須根據土壤性質和肥力來確定。
1、土壤物理施肥:如土壤比例、土壤堅固性、通風、水、熱特性等,均受土壤質地和土壤結構的影響。
砂土,質地疏松,通風性好,溫度高,濕度低,屬于熱土。冷肥料,如豬糞、牛糞等。施肥深度應深而不淺。為了延長肥效時間,可以使用半腐熟的有機肥、酸肥、磷酸鎂銨等。
粘土質地緊密,通風性差,溫度低,濕度高,屬于冷土。宜選用馬糞、羊糞等熱性肥料。施肥深度應淺而不深,使用的有機肥必須完全腐爛。
2、土壤的化學性質和施肥:如PH價值、替代量、氮磷鉀等元素的營養狀況均與施肥措施有關。
(1)土壤PH價值與施肥:楊樹微堿性、中性土壤生長。在石灰過多的土壤中,由于硼、錳、鋅缺乏有效營養和微量元素,往往會影響幼苗的生長。如果堿性土壤較大,應根據不同的堿性土壤類型進行改良,然后進行苗圃。在酸性土壤中,由于活性鋁離子、亞鐵離子含量高,危害幼苗生長,需要使用石灰來調節酸度。
(2)土壤替代量和施肥:土壤替代量大,保肥能力小;土壤替代量小,保肥能力差。對保肥能力弱的土壤,少施肥,避免流失;尤其是追肥時。我國北方苗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替代量一般在10毫克當量/lOO克土以上,個別地方到達20毫克當量/100克土以上,因此其保肥能力較大,但在有機質較少的砂土中,代替量較小,緩沖效果較小,追肥量不宜過大。
(3)土壤養分及施肥:根據栽培苗木對土壤養分的需根據苗圃土壤養分(含量、變化等)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施肥。缺少肥料,補充肥料;需要補充多少,施用多少。

四、定株
插穗扦插后,上端第一芽迅速膨脹開裂,長出新的枝條。有時埋藏不深的第二個芽也會發芽出土,偶爾會從切口形成不確定的芽(通常是由正常芽的機械損傷引起的),并拔出許多枝條。在嫩枝長到10~20cm長大后,每株植物選擇一根生長最好的枝條,將其它枝條從基部掉。多風期過后,春季多風地區的定株應稍拖后進行。培育2年根1年干苗應及時定株。
五、抹芽分枝
楊樹無性系幼苗在生長過程中不斷發芽,在快速生長期,當側芽生長時5~10cm及時抹去,防止側芽長成側枝,影響整個幼苗的生長。對培育2年根1年干苗要多次抹芽打枝才能培育出壯苗。
六、苗木出苗
1、無性系統純度。楊樹不同無性系的習性、抗病能力、生長速度和木材質量都有很大差別。無性混合苗木造林,容易造成林分化,降低產品產量和質量。
2、苗木分級。幼苗的正常形狀是其售后正常生長發育的基礎。各種類型的楊樹木干直,上下均勻,頂芽發育正常,根系完整發達;機械損傷嚴重的畸形苗木不得離開苗圃。
3、起苗。秋季造林地,樹木正常落葉后即可起苗,并立即分級堆放,分運至造林地定值。幼苗需要根基本完整,防止苗木機械損傷。春季隨起隨栽。但如果冬季氣候條件惡劣或需要騰地使用,也可以在秋季起苗,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挖溝假植越冬。
4、運苗。在苗木運輸過程中,應主要防止苗木機械損傷和失水,主要注意保護苗根和頂芽。長途運輸時要用濕草席或氈布包裹或覆蓋根苗,并不時向苗根上淋水,防止苗根受日光曝曬或大風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