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松科、松屬、常綠喬木植物,樹冠塔形,大枝輪生,葉二針一束,球果卵圓形。喜光,喜干涼,能耐-25℃在低溫下,最好在棕壤和淋溶性棕土上生長。酸性、中性和石灰巖母鈣土均能生長,適應性強。它是一種重要的造林樹種和園林綠化樹種。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樟子松大苗的移植及栽后管理。

1.移植季節
樟子松幼苗四季均可移植,但以春季3~5月份、雨季7~8月份、秋季10~11月份為宜。長期不宜移植新梢旺,主要是因為此時樹體需要大量的養分和水分供應,根系受損會導致樹體失水,新梢燒傷,降低成活率。

2.栽植苗木
運至目的地后,應及時種植。種植坑應按設計提前挖掘。包裝好的草繩可以一起去除或埋葬。矯正幼苗后,應層層填充,使幼苗土壤與回填土密切接觸,注意掌握種植深度,土壤上的地表土應與種植地的設計地面相平,填充后在樹坑周圍做圍堰,以確保蓄水深度20cm左右,以便于澆水。
種植大苗時,應設置三角支架固定主干,防止大風和人為晃動,降低成活率。大苗種植應設置三角形支架固定主干,防止風和人為晃動,降低存活率。支架的高度、材料和形式應一致,以確保整體布局美觀。栽后當天澆1遍透水,在10d內澆2透水,然后3~4個月內,每10d澆水1次。大風過后,要及時檢查地表裂縫,及時扶踩澆水。

3.栽后管理
①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保證油松樹美觀、整潔、生長良好、不影響城市公益設施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必要管理技術。根據綠化場所、位置、占用空間、藝術造型等具體目的,應采取哪些措施?根據綠化場所、位置、占用空間、藝術造型等具體目的,應采取哪些措施?
一般離不開去除冗枝、病蟲枝、去除生長方向不合適的旺長枝。適當保證中心領導干的頂端優勢較低是合適的。對于塑造工藝枝,應采取拉枝、摘心等技術措施。
②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是為了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抵抗病蟲害重要措施。移植成活后1a平均在生長季節2個月澆水1次。施肥時,高3.5m以下植物采用盤供肥,1a施肥2~3次,以早春土壤解凍后,春梢長期繁榮,秋梢生長期供肥較好;對于高3.5m上述植物存活后1~2a上述施肥方法可在內部采用,然后在根外追肥更合適,施肥工具可用于移動噴霧器,每月在生長季噴灑1次即可。
③病蟲害防治:防治綠化油松病蟲害應遵循“及時發現,積極防治,治小治”在生長季節發現病蟲害后,應及時組織用藥防治。冬季樹干應涂白或噴石硫合劑,以消除蟲卵和蛹。冬季樹干應涂白或噴石硫合劑,以消除蟲卵和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