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名:馬櫻丹
種拉丁名:Lantana camara L.
別 名:五色梅、如意草、五彩花、臭草、臭金鳳
屬 名:馬櫻丹屬
科 名:馬鞭草科

馬櫻丹的生長習性:喜光,性喜溫暖濕潤,冬季溫度需保持在5~6℃以上。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我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見有逸生。常生長于海拔80~1500米的海邊沙灘和空曠地區。世界熱帶地區均有分布。
馬櫻丹的形態特征: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時藤狀,長達4米;莖枝均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單葉對生,揉爛后有強烈的氣味,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3~8.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楔形,邊緣有鈍齒,表面有粗糙的皺紋和短柔毛,背面有小剛毛,側脈約5對;葉柄長約1厘米。花序直徑1.5~2.5厘米;花序梗粗壯,長于葉柄;苞片披針形,長為花萼的1~3倍,外部有粗毛;花萼管狀,膜質,長約1.5毫米,頂端有極短的齒;花冠黃色或橙黃色,開花后不久轉為深紅色,花冠管長約1厘米,兩面有細短毛,直徑4~6毫米;子房無毛。果圓球形,直徑約4毫米,成熟時紫黑色。全年開花。
馬櫻丹種植須知:
1、濕度管理: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 50~70% ,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2、溫度管理:由于它原產于亞熱帶地區,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 8 ℃以下停止生長 。
3、光照管理: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 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后(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4、肥水管理:對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5、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 1~4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6、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對于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干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后澆上透水。 入冬以后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7、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8、換盆: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 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菜園土:爐渣=3 :1 ;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 :1 :2 ;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后,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余的土壤脫落。
9、花盆準備: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沖出去,又要能讓多余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公分。排水層上再放有肥機肥,厚約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層基質,厚約2公分,以把根系與肥料隔開,最后把植物放進去,填充營養土,離盆口約剩2~3公分即可。
馬櫻丹有毒嗎:馬纓丹是屬于有毒植物。中醫學認為其“味苦性寒”。莖葉與果實中含有破壞代謝的毒性,這類毒性對哺乳類動物有相當大的影響,一般鳥類食其果實并不會有問題,但是如果人或牛、羊誤食了馬櫻丹有毒部份,將會造成慢性中毒!一般人類誤食中毒的事件并不常見,但是在香港曾經于1961年~1962年間發生過有兒童誤食而中毒致死的個案。家畜誤食后會產生慢性中毒現象,主要的癥狀會變成相當衰弱,而且會產生劇烈腹瀉之后便秘,糞便中含有分解后的血液,所以顏色很深且有惡臭。其它還會有步伐不穩,眼鼻的分泌液增加,發燒發熱,并且會對光產生過敏;膽囊麻痹,肝膽汁分泌會遭到損傷,會使腎小管壞死出現黃疸病征,甚至最后導致肝腎衰竭致死。主要引起中毒的成分為馬纓丹烯A(Lantadene A),綿羊或小牛只需要使用2克,即可導致嚴重黃疸及對光敏感。雖然如此,馬纓丹葉含有的馬纓丹烯A有解熱的作用,搗爛后取其汁液敷于患部亦有消腫與解熱的功效。所含有的生物堿會降低犬只的血壓,加速呼吸引起戰栗現象,所以也有人認為這種生物堿可以治療哮喘、高血壓和發熱等病疾。
馬櫻丹的景觀用途:常用于私家屋頂綠化、別墅花園景觀設計及大型景觀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