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土樹種中選育一些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又繼承了鄉土樹種優良特性的樹種,這種樹種往往具有較高的市場潛力,如聊紅槐、金枝玉葉絲棉木、‘四季春1號’紫荊樹、‘嬌紅1號’紅花玉蘭等。
如金枝玉葉絲棉木,春、夏、秋三季枝葉均為金黃色,經霜后枝條變為紅色,集觀枝觀葉觀果于一身,價值要遠高于普通絲棉木。

低碳樹種 就是一些非常耐粗放管理,很節約資源的樹種。如檉柳、柳樹等都屬于低碳樹種,耐寒,冬季不用保溫;耐旱,干旱季節不用澆水;耐鹽堿,不用采取隔堿措施就可以成活。這些樹種的重要優勢就是花錢少,省人工。
環保樹種 顧名思義就是不用打農藥的樹種。即使現在很多廣告都宣傳說某種農藥多么環保,多么高效低毒,但小編認為或多或少對環境還是有些影響的,那么病蟲害少的樹種則應是我們發展的樹種,這類樹種常見的有杜仲、流蘇等。

大家都知道,北方地區缺乏開花的大喬木,常見的就那么幾種,如果能培養出更多可應用于工程的開花大喬木肯定是有市場的。目前,北方地區常見的開花大喬木樹種有欒樹、國槐、洋槐、合歡、杜梨、櫻花、泡桐、苦楝、湖北紫荊(巨紫荊)等。‘四季春1號’紫荊樹就是在鄉土樹種湖北紫荊基礎上選育出來的適種于北方地區的開花大喬木品種,擁有花先葉開放、花色更鮮艷、花量更大、花期更長的顯著優勢,觀賞價值極高,市場前景看好。

可以說觀葉的喬木不多,特別是缺乏常色葉喬木,就是生長季都是彩葉的喬木,這類樹種目前來說不多,我們可以從現有的一些喬木中進行選育,或者采取嫁接的方式來培育。
在培養以上具有市場潛力的樹種時,還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苗木的品質要優良,要從標準化入手,只有苗子品質好,才能有市場,才能有高價。
二是要有足夠多的量,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數量多了,不僅能實現足量供應,還有定價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