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具有抗寒、抗旱、耐貧瘠、抗病性強、樹形優美的特點。是防風固沙、改良沙地、經濟造林、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也是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的主要樹種之一。下面讓我們詳細的了解一下這種植物。

樟子松在中國解放前只有少量栽培,解放后人工造林發展迅速,是三北地區的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其獨特的生物生態特征在北方廣泛引進和栽培,是創造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材料林的罕見重要樹種之一。樟腦松樹干直、塔形、紅樹皮,能抵抗一定的污染,在城市綠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獨特的生物生態特征在北方廣泛引進和栽培,是創造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材料林的罕見重要樹種之一。樟腦松樹干直、塔形、紅樹皮,能抵抗一定的污染,在城市綠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1.樟子松的特點
樟子松耐寒性強。能耐-40℃~-50℃低溫。喜光樹種樹冠稀疏,針葉多集中在樹表面。當林中缺乏側光時,樹干自然分枝迅速。當孤立或側光充足時,側枝和針葉繁茂,樹冠下幼樹生長不良。適應性強,生長快。它可以在貧瘠的風沙土壤和薄薄的山地礫石土壤上生長良好。人工造林可6~7年出生時進入旺盛生長期。立地條件不同,生長發育差異很大。樟子松不僅對有毒氣體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抗性,而且對松梢蛾、松干介、松針銹病也有一定的抗性。但幼林容易被鼠害。
2.地理分布
根據地理類型,樟子松的自然分布可分為沙地樟子松和山地樟子松。樟子松林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以南。從錫泥河開始,沿伊敏河經過紅花爾基、惠河上游、巴爾圖到哈拉河附近,有一條斷斷續續的樟子松林帶,海拉爾區西山沙丘上有一小片樟子松林。樟子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滿歸、阿龍山至圖里河、根河。阿里河至博克圖、巴林、南木、阿榮旗在大興安嶺東坡也有少量分布。自1955年在遼寧章古臺沙引進樟子松以來,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寧夏等9個省(自治區)成功引進樟子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經驗。

3.樟子松種植造林技術
(1)選擇造林地
樟子松是沙地造林的重要樹種。它可以生長在丘間低地和沙丘上,但最好濕潤沙地。可種植在礫石土、粗骨土、黃土、陽坡中上部等貧瘠土壤區域,特別是在排水良好、濕潤肥沃的土壤中。水濕地、低洼積水地、含鹽量大于0.樟子松林不宜建在12%的土壤中。
(2)造林密度
沙地1250~2500株/hm2.15年后,密度應保持在750~900株/株hm一般片狀造林宜稀,帶狀造林可適當密植。山地以1650株/hm2~3300株/hm2為宜。
(3)混交
樟子松山造林可與落葉松、杏帶、寧條、沙棘、榆樹帶或不規則混合;灌木、帶或不規則混合;樟子松也可與闊葉樹、灌木混合,形成針寬、灌木混合林或林帶。
(4)整地
固定沙地可以提前整地(50×30cm),風蝕沙地可隨挖隨種植;在山區,如果植被好,土壤濕潤肥沃,則采用穴狀整地(40×25cm),如在石山或干旱陽坡,魚鱗坑、水平溝等整地方法多用于蓄水保濕。春、夏、秋均科,但夏是最好的。
(5)種植
樟子松種植一般采用穴位種植法。但部分地區采用縫植法效果好,濕土不離坑,保濕,減少挖回填工藝,種植效率高。近年來,樟子松座水、覆膜抗旱造林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樟子松幼苗根系纖細,易干燥,根斷裂后不易形成新根。即使土壤中有足夠的水,種植后也不容易存活,這是許多地區造林存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保護苗木根系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苗木大小的選擇影響造林成活。長期實踐證明,3~4年生移植苗造林效果最好。個別地方也有用2年生苗造林。近年來,樟子松容器苗被廣泛使用,通常在雨季造林3~4年。
(6)幼林養育
育兒年限一般為3年,每年育兒次數為2、2、1。山地造林可與松土、除草相結合;沙地造林后期,可割草留草帶,防止冬春起沙。在風沙干旱地區,幼苗應在造林當年和第二年結凍前培育土壤,以防止生理干旱和動物危害。第二年春天,山桃花或山杏花開花時,必須及時撤土,小心撤土,清理土壤,防止頂芽損壞。在林下和非目的樹種繁茂的造林地,造林5~6年后,要進行透光伐,一次性伐除所有灌叢和非目的樹種。種植在沙地上的樟子松應間伐15年,以降低林分密度。

4.移動沙丘和半固定沙丘造林技術
關鍵是如何保護幼樹免受沙埋、沙割和風蝕的危害。在造林之前,必須使用生物沙障或機械沙障來固當地面流沙基本停止。一般選用沙柳、黃柳等灌木,間隔20~30m種植一帶灌木,方向垂直于主風向,灌木常采用插條造林。小葉錦雞、楊柴等灌木也可以用網狀或條狀直播造林,經沙丘固定后再種樟子松。借助鋪草或插草墻等機械沙障造林。樟子松在沙地上種植,靠墻種植,窄縫種植。
5.樟子松病蟲害防治
(1)油松球果蛀
藥物防治:幼蟲轉移危害期間噴灑 40% 樂果乳油400倍液體,或50%敵百乳油100倍液體或90%晶體敵百蟲300倍液體 80% 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20%蔬果磷乳油 500 倍液。成蟲出現后,每7天噴灑6%可濕性666200倍液。紅眼蜂也可以在昆蟲產卵期間施用,每公頃約15萬頭。
(2)松縱坑切甲蟲
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樹干基部,病腐木、枯立木、風倒木、風折木受害較大。除保持林地衛生外,防治方法還噴灑六六粉。
(3)落葉松毛蟲
防治方法是在幼蟲食葉期噴灑松毛蟲桿菌,并在成蟲期設置黑誘殺。每株成材樹綁毒繩也是防治松毛蟲的好方法。
(4)鼠害
害鼠剝去樟子松根頸以上的韌皮,切斷嫩枝或頂芽。藥物防治可投撤磷化鋅或氟乙酰胺等殺鼠藥丸,每畝75克,毒餌誘殺。
